蘭嶼景區
蘭嶼開元港
開元港位於蘭嶼西岸椰油村,為蘭嶼對外主要門戶,也是前往臺東富岡港交通船停泊的港口。開元港並不大,沒有防波堤,只有巨石擋風浪,常見漁船進出港,是一個熱鬧的港口,也是居民喜愛的好釣場。南邊的舊開元港有昔日的白色燈塔,加上順著岩壁建造的階梯,視野十分遼闊。
龍頭岩
位於大森山東南方,形狀酷似一隻傳說中的中國出海蛟龍頭形,遠望口、角、鬚俱全,向天空張牙舞爪,氣勢懾人。夕陽西下在泛紅的彩霞襯托下,有如火龍般氣勢凌人,更顯威武雄壯,是蘭嶼很具代表性的景觀。
象鼻岩
蘭嶼東南角大森山,由龍頭岩至鋼盔岩一帶,主要為集塊岩、火山角礫岩,有時夾有一些碎屑熔岩流及凝灰角礫 岩。其中著名的象鼻岩,為一典型殘餘火山頸露頭,具有發育良好的水平柱狀節理及向上逐漸變化的柱狀節理系統。象鼻岩火山頸外環,因岩漿侵入而與週遭碎屑岩 接觸熱變質作用之殘留十分顯著
東清灣
東清灣位於蘭嶼東方海域,是島上最大的海灣,也是臺灣迎接每日第一道曙光的地方。來到東清灣,偶爾還能夠見到達悟族人特有的拼板舟。達悟族的船並不是用木頭挖空做成的獨木舟,而是由幾塊木板組合而成的「拼板舟」。
軍艦岩
軍艦岩位於蘭嶼的東北方外海,是座無人的小島,達悟族人(雅美族人)稱為Jyahawod,形容不易登陸之意。這裡也是東清部落傳統的魚場,海底魚類資源豐富,由東清灣出海,數分鐘即可到達,是浮潛賞魚的好地方。
雙獅岩
雙獅岩是許多釣友心中非去不可的一級釣場,儘管面臨深遂的大海,形勢險惡,岩面上又佈滿鋒利的礁石,仍然阻攔不了他們日日來到這裡撰寫「釣魚迷日記」。這 裡也是蘭嶼最著名的風景區,沒有人來到蘭嶼而不到此留影的,岩塊遠望像極了雙獅對臥,後面還跟了一頭小獅子,十分惹人憐愛,因此,又有人將此岩稱作「雙獅 臥」。
玉女岩
玉女岩是一座高約20公尺的中空岩石,位在朗島部落的北邊海岸,矗立在環島公路旁;中間中空,裡面還夾著一塊小岩石,形狀奇特而優美。又名夫妻岩或陰陽石,因狀似夫妻而得名,其造型奇特且頗富聯想。是遊客必定下車停留拍照留念的著名景點之一。
五孔洞
五孔洞位於蘭嶼的北邊, 在坦克岩和玉女岩之間。五孔洞是五個地盤快速上升受到強烈東北季風影響而形成的巨大海蝕洞,岩壁上珊瑚化石清晰可見,清楚見證海岸升起的痕跡和過程,是一 座典型的海蝕洞,也是蘭嶼名勝之一。五個洞口緊鄰形成,每個洞口當地人均賦予不同的名稱,過去是雅美/達悟族人所忌諱的地方。
坦克岩
坦克岩是靠珊瑚礁岸的岩石奇景,整塊岩石就如同一輛坦克車一般,上面滿了綠色的仙苔,岩石中有大洞穿透,運氣好的遊客可以看見當地的牛、羊穿梭其間,景致美不勝收。
鱷魚岩
鱷魚岩為一塊形如鱷魚的礁石,終日對著天空,還靈出兩排銳利的牙齒,惟珊瑚礁受海水侵蝕,再加上地殼的變動而產生。
青青草原看夕陽
青青草原為蘭嶼南端最為寬闊的草原,是一處隆起的珊瑚礁台地,早期原為居民傳統耕作地,後因人口外流不再耕作;這裡的土壤富含鐵、鎂等礦物形成紅土,從而生長出大片深綠淺綠相互交錯的大草原,此等自然美景,漸漸成為遊客觀景和欣賞日落的好去處。
東清灣看全台第一道曙光
蘭嶼東清灣位於蘭嶼東方,在東清村海灣旁,是蘭嶼的主要漁港,也是蘭嶼的第一大港,更是台灣迎接每天第一道曙光的地方,還是居民們捕漁的最佳地點。東清灣 晨彩也是最贊的拍攝點,流線造型、色彩華麗的拼板舟停放在東清灣海灘上,形成一幅美麗的畫面,尤其是日出前的色温,那柔軟的藍調更是靈魂的補劑。靜靜躺在 沙灘上的拚板舟,路燈照射,免去捕光的動作,呈現的影像對比鮮明,銳利和生動的影像,透著神祕清幽之美,呈現夢幻般的靜詔,拼扳舟強烈色彩中,又能捕捉到 神秘浪漫的氣氛!
蘭嶼文物館地下屋
館藏有關雅美傳統工藝、器具、服飾等文化特色之物,加以文字解說文化內涵。除了保存傳統,亦提供一個窗口,讓外地朋友認識雅美傳統文化。一樓設有手工藝品與紀念品的展示販售空間,供手工藝者們一個寄放銷售的平台。
蘭嶼燈塔
燈塔位處在堅硬石頭而成的高山上,蜿蜒的小路曲曲折折,越爬越高海邊的景色一覽無遺,越高越是壯麗。路途中隨意而望,能看到平凡但卻能感覺幸福的山海美景,據說歌手陳建年的《大地》專輯封面就是在這路途中拍的。綠地、公路、藍天、山野,是一幅上天創作的美麗風景畫。
欣賞完燈塔和山上美景,便可下山前往附近的紅頭岩、鱷魚岩、坦克岩、五孔洞等著名觀賞景點。